深度 | 本周,“脱欧”后的英国将进行两场重要的谈判……

录入时间:2020-10-14

本周,“脱欧”后的英国将与欧盟、美国展开新一轮贸易谈判。英欧方面,双方在国家援助和渔业问题上争执不下,年底过渡期结束前达成协议的前景黯淡。英美方面,受美国大选等因素影响,双方看似也难以在短期内达成协议。

英欧贸易谈判:关键症结难解

2016年6月,英国就是否脱离欧洲联盟举行全民公投,决定“脱欧”,一再延期后于今年1月31日“脱欧”。在今年12月31日过渡期结束前,英欧需就未来经贸关系展开谈判。

路透社称,今年初启动以来的谈判进展寥寥。在8月21日结束上一轮谈判后,英欧均对能否达成协议表达了担忧。

在此背景下,英欧将于8日在伦敦启动第八轮谈判,英欧首席谈判代表弗罗斯特和巴尼耶预计出席。

两大焦点领域

外媒分析指出,英国坚持其在国家援助和渔业方面拥有完整的自主权,谈判因而陷入僵局。美联社称,关键症结在于欧洲船只能否进入英国的渔业水域,以及政府对产业的援助。

在渔业问题上,英国希望“脱欧”后重新掌握对本国海域渔业资源的控制权,优先给予英国渔船准入权,且每年根据渔业资源情况与欧盟进行配额谈判。而法国等欧盟成员国则希望在渔船准入和配额方面维持现状。

上海欧洲学会副会长、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叶江注意到,渔业一直是英欧谈判中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,双方就此争执不下是因为牵涉主权,英方强调“脱欧”后的国家主权完全独立。

在国家援助问题上,欧盟想要确保一个“公平竞争环境”。英国则称,欧盟未将类似要求强加给其他与欧盟有自贸协议的国家,比如加拿大。弗罗斯特表示,英国不会受欧盟行事方式的禁锢。

英国外交大臣拉布也表示,英国希望与其他国家一样受到平等待遇。拉布近日警告说,谈判本周面临“清算时刻”。他坚称,英国政府不会在国家援助和渔业这两个主要的“争议”领域让步,“不是可以通过讨价还价就能解决的。”

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田德文指出,国家援助主要基于公平竞争原则。欧盟对成员国援助有一定限制,而英国“脱欧”后不受这些规则束缚。若英国加大对某些行业的援助,将形成不公平竞争,欧盟因而重视。而对英国来说,“脱欧”就是为了增大自由度,无须再奉行欧盟标准。

叶江还指出,英欧对于谈判的展望也不相同。英方希望通过谈判达成一份比较灵活的协议,即先达成一份大致框架,然后细分领域。而欧盟则希望通过谈判达成一整套规则体系,实施比较严格的管控,双方因此形成对立。

英国以压促谈?

就在谈判开始之际,英国方面频频放出狠话。弗罗斯特近日表示,英国并不害怕今年底“无协议脱欧”,英国也不会在最后阶段退缩。

“我们今年要做的很多事情就是让他们认识到,我们说话算话,他们应该认真对待我们的立场。”弗罗斯特坚称,英国不会同意成为欧盟的“附庸”。

叶江认为,英方强硬表态有对欧盟施压的考量。若届时真出现“无协议脱欧”局面,也将影响英国的经济民生。田德文认为,对约翰逊来说,完成和欧盟之间的经贸谈判关乎其执政合法性,因此是一个政治问题,而不是一个经济问题。约翰逊政府因此做出不惜一切代价的姿态,导致双方立场难以调和。

就在英国指责欧盟的同时,欧盟则批评英国。法国外交部长勒德里安说,双方必须尽快就贸易问题达成协议,他将目前僵局归咎于英方态度。

据悉,欧盟希望11月前达成协议,以便在过渡时期结束前为议会批准和法律审查留出时间。《电讯报》报道,欧盟27个成员国的代表预计,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将在9月16日发表重要讲话,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介入陷入僵局的谈判铺平道路。

“澳大利亚模式”?

不过,约翰逊设下了一张更紧迫的时间表。

路透社援引英首相办公室文件说,英国已将10月15日设定为与欧盟达成自贸协议的最后期限。如果没有达成任何协议,双方都应该“接受现实,然后继续前进”。

约翰逊将表示,如果双方没有达成协议,英国将像澳大利亚那样与欧盟建立贸易关系,这将是“一个好结果”。英国政府“正在边境和港口为此做好准备。”“我们将完全控制我们的法律、规则和捕鱼水域。”

《电讯报》也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,整个英国政府正在广泛准备,“以确保企业和公民在任何情况下都为过渡时期结束做好准备。”“在关税联盟之外,在单一市场之外,在欧盟之外。”

叶江指出,“澳大利亚模式”在很大程度上等于“无协议脱欧”。在此情况下,英欧将在世贸组织(WTO)框架下解决贸易问题。而缺乏完整的协议将对英欧未来的双边贸易产生负面影响,包括贸易额下降,继而影响生产、交通、人员和资金流动。

那么,英方强硬表态并抛出底线——“澳大利亚模式”,是认真的吗?还是意在以压促谈?

田德文认为这是一种谈判策略,国家援助和渔业对英欧同等重要。值得注意的是,即便采用“澳大利亚模式”,英欧也需要通过谈判达成一些协议。

叶江认为,英方表现出了捍卫国家主权完整的强硬态度,传递出了“谈不成我也不怕”的信号,但双方紧锣密鼓的行程安排,以及时间表的设置都表明了继续谈判的意愿。

田德文也认为,英欧目前都不想走到“澳大利亚模式”这一步,还是想在过渡期间解决问题。因为经贸谈判是一揽子“脱欧”谈判的组成部分,将会影响后续谈判以及人员自由流动和边界等问题的解决。

但是,此轮谈判预计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。约翰逊已经给出新的“大限”——10月15日,英欧顶多在这一个月内敲定一些原则。

“要么是在谈判之后‘脱欧’,要么是在‘脱欧’之后再进行谈判。”田德文对英国“脱欧”进程总结道。

英美贸易谈判:对双方来说都是一张牌

与此同时,英国与美国等国家的贸易谈判也在推进当中。

今年5月,英美两国以视频会议形式正式开启首轮贸易谈判。7月27日至8月7日,双方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上一轮、即第三轮谈判。英国政府当时说谈判“取得积极进展”,但受新冠疫情影响,双方在其他方面的磋商有所延迟。

根据英国国际贸易部官员格雷格·汉兹的说法,英美下轮贸易谈判将于本月8日启动。汉兹说,在11月3日美国举行总统选举前,英方将与美国共和党、民主党两大主要政党的代表接触。

约翰逊和美国总统特朗普也曾多次表达谈成大规模贸易协议的意愿。英国政府说,通过取消与美贸易壁垒,英国有望推动三文鱼、奶酪和汽车等产品对美出口。

与英欧谈判不同的画风

就在英美启动新一轮谈判之际,英媒爆料称,约翰逊曾在私下里大赞特朗普,提升了谈判开始前的积极氛围。

英国《电讯报》获得的一份英美高层会晤期间的官方记录显示,约翰逊曾于2017年8月私下告诉美国外交官,特朗普正在“让美国再次伟大起来”。 他还热情地谈到,美国总统在英国“越来越受欢迎”,在他的领导下,美国“回归并参与到世界事务中”。

英媒注意到,约翰逊在公开场合都很少发表类似赞扬。而且民调一直显示,多数英国人并不“待见”这位美国总统。

叶江指出,英美本身就有特殊关系,如今特朗普和约翰逊的关系也不错。因此,相比对欧盟的态度,英国对美国让步的意愿更强,但这并不意味着英国会对美国一让到底。“英美之间也不是没矛盾”,双方在农业、医疗体系等问题上看法不一。

田德文指出,英美自贸谈判对双方来说都是一张牌。对约翰逊来说,这是压欧盟的一张牌。但是,英美之间经济依赖程度高,涉及技术性的细节,双方看似不会作出让步,预计谈判过程不易。

法新社称,英美今年内达成协议的可能很小。双方在食品安全标准和英国医疗保健制度等方面存在分歧。《卫报》预计,英美贸易谈判可能耗时数年。

兼具象征和现实意义

叶江认为,英美达成自贸协议只是时间问题。但双方在美国大选前不太可能达成协议,因为时间紧张,特朗普政府也无暇顾及。

此外,英美自贸协议具有非常强的象征意义,如果达成,这将在经济基础上夯实英美特殊关系。在现实中,这也将推动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往来,乃至经济发展,以及政治文化领域的联系。

法新社报道,英美贸易总额2019年达到2210亿英镑(约合2930亿美元)。英国政府预估,如果双方达成自贸协议,双边贸易规模将比先前水平增长约200亿美元。

叶江说,如果达成协议,对约翰逊来说,不仅收获经济好处,还有助于提升其政府形象,增进英美双边关系,尤其是在英国“脱欧”背景下。

此文原载《上观新闻》2020-9-7  作者 陆依斐